高等职业学院管理系召开“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结对共建研讨会

时间:2025-04-23 作者:高等职业学院管理系 来源:高等职业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2025年4月22日下午,高等职业学院管理系组织召开“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结对共建研讨会。管理系全体成员共20余人参会,围绕“思政引领、专业融合、共建共享”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谋“大思政课”建设创新路径。本次研讨会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覃容珍老师给我们做专题培训。

明确目标,凝聚共识

会议伊始,管理系副主任李阳老师致辞强调,“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推进‘双思政’结对共建,是破解‘两张皮’问题、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他号召全体教师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新格局。


专家引领,深化融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覃容珍老师作《课程思政的内涵逻辑与实施策略》专题报告。她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重要论述”为指引,结合管理类专业特点,提出“三结合”融合路径:  

1.结合学科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融入管理学案例(如“乡村振兴中的基层管理实践”);  

2.结合职业素养: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中强化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教育;  

3.结合时事热点:通过“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伦理”等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趋势。

共同学习,创新模式  

覃容珍老师作为管理系课程思政的结对子老师,根据方案,我们将共同完成“四个一”任务:  

共研一门课:联合设计1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共听一节课:互听互评课堂教学,优化思政融入方式;  

共办一活动:组织1次“思政+专业”主题实践活动(如企业调研、红色研学);  

共写一论文:总结结对经验,形成教学改革成果。

管理系《管理学基础》课程负责人黎群芳老师分享实践案例:“我们在‘决策理论’章节中,引入‘红旗渠精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决策与艰苦奋斗的统一性’,既深化理论认知,又激发使命担当。”  

 

协同联动,长效推进

分组研讨环节,与会教师聚焦“如何避免课程思政标签化”“如何量化思政育人成效”等难点展开头脑风暴。管理系副主任刘芳老师提出建议:“建立‘思政元素案例库’,开发评价量表,从‘融入自然度、学生认同度、价值引领度’三方面进行效果跟踪。” 

 

会议最后,管理系主任杨敬雯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并代表管理系向覃容珍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也指出管理系各位参会教师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并认真落实这次课程思政的培训内容,希望管理系继续努力,为全体教师赋能蓄力,更上一层楼。

一审:范昳然 二审:唐晨阳 三审:梁淑辉